事实上,自2009年中国实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以来,关于各种原创性技术和模式坊间有不少的诟病,传统的“油改电”模式只是初级发展阶段的产物,未来在要想在新能源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核心的正向研发机制和突破性的产品。而这突破性的炮声率先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传来。2023年5月30日,远程在杭州向全球用户发布了基于国内首个正向研发的新能源重卡数智架构——GXA-T架构。
脱胎于GXA超感架构
目前,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已经迈入快车道,终端用户的运输效率的需求、司乘人员的舒适性需求、交通安全管理、大气排放等均已实现快速迭代,新能源化为商用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跃迁机会。远程借鉴乘用车设计理念以及自身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深厚积累,全面正向研发,推出面向未来的GXA架构母体,引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进入架构造车时代。未来的商用车,将从有形的实物产品逐步转向无形的软实力之争,交互体验、信息融合、能源配套、运力生态等等才是衡量车企实力集中表现。
据了解,GXA超感架构是远程基于商用车行业深度洞察而正向开发的新能源商用车专属架构母体。在此架构下远程商用车衍生出了卡车专属的GXA-T以及VAN类专属的线控智能GXA-M两大子架构。从公开数据来看,GXA-T架构是国内首个正向研发的新能源重卡数智架构,是结合商用车应用场景特点开发的新能源商用车专属架构。远程在“纯电+醇氢”为核心的绿色新能源路径基础上,开发出了丰富的动力形式,进一步满足新能源重卡的全场景应用需求。
兼容纯电和醇氢生态
在电驱系统方面,远程已经实现全栈自研,全面领先。电驱控制是电动重卡的核心技术,远程专为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打造的1200V平台IGBT芯片已经流片成功,未来装车将大大提升能效表现;动力上,自主开发的i-MPS多电机灵活扭矩中央驱动链,不仅让电动重卡成本大幅降低,更让电动重卡应用场景大幅扩展;换电方面,远程为GXA-T架构采用背换、底换、侧换同步推进的方案,不同方案适配最合适的场景,同时抓紧换电站的更新迭代,最新的灵动版换电站,24小时落站,成本更低更灵活,让干线换电模式更进一步。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从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角度出发,锚定甲醇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兴能源,充分利用甲醇氢电转换、绿色低碳、储运用便捷,成本优势明显等特点,布局远程特色的醇氢动力技术路线。依托吉利18年技术积累,在甲醇内燃机和甲醇混动系统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远程动力,形成了多元化、系列化动力构型,开创了国内规模化使用合成燃料实现减碳的先河,产品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能源车辆的使用里程焦虑、整备质量、能耗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在远程动力超强产品力赋能下,针对不同细分场景提供X解决方案。未来,远程还将借助甲醇分子含氢、氧的特性,打造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实现无续航焦虑的零排放技术路线。同时,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以醇氢动力为核心,构建车、醇、站、货、金融等一体化的绿色甲醇生态。发展甲醇经济不仅有利于碳中和,还可以推进能源结构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假如国内三分之一的车辆使用甲醇燃料,就能减少8000万吨的石油进口,回收1.32亿吨二氧化碳。
可实现智能化升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蜕变,这对于未来重卡的形态也有着重要意义。未来的重卡,必将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迎来运输效率的极大跃升。GXA-T架构作为一个面向未来打造新能源重卡专属架构,在智能化相关硬件上做到最大化的冗余,以确保未来重卡日益膨胀的信息处理需求得以实现。得益于全栈自研技术支撑,对电子电气进行了全面整合升级,更大的带宽、更集成化的结构、更开放接口等等都会让GXA-T架构下诞生的车型在智能化方面拥有更多想象空间。未来终极形态的重卡就像航母,航母不仅是移动的机场,更是整个编队的指挥中心,未来的重卡也是运力服务体系中的信息指挥平台,不仅负责运输还要基于卫星通讯和云端大数据,实时负责车队的能量管理、路线规划、运力调度、信息共享等更多职责,同时还能深度学习持续进化。
GXA-T架构赋能下的新一代重卡依托强大的算力和通信基础,在精准能量管理、全方位路线规划、精细的运力调配能力等方面都会相继完成蜕变。不仅如此,依托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重卡车型对于自身核心零部件的“掌控”能力也将全面升级,可以根据实际用车场景,不断主动调节输出方案,有效提升核心部件的可靠性并延长保养间隔,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最终给用户提供无忧的管家式服务。
在更豪华的星瀚H系列上,自动驾驶、编队运行等超前的技术都将陆续落地,未来的司机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个司机一辆车,一次拉30吨货将成为过去。未来,一人控制多辆车、一次完成超过300吨的运力将是常态。到那时,司机的身份也将变成运力指挥官,创造更大的价值。远程星瀚H基于GXA架构,得以高度还原概念车的设计,将于2023年8月亮相。